发布日期:2024-01-08 09:55:01浏览次数:1315
2023年度含山博物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并以其指导日常工作,圆满完成各项任务,现将2023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:
(一)党建引领,压实党建工作责任
一是抓好党建制度落实。完善“三会一课”、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深入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。二是夯实意识形态阵地,严格落实“三审”机制,完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,排查风险隐患,紧盯制度建设、人员管控不放松,加强文化场馆阵地管理,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水平。三是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工作,组织党员下社区、进学校,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。
(二)坚持免费开放工作,落实绩效考评。
为保证免费开放工作的稳定发展,含山博物馆严格执行《含山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》,把做好免费开放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,按照《办法》规定的基本目标、保障机制、功能设施、展示服务等措施,把免费开放工作做实、做细、做好,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4次业务技能培训,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、服务意识和文明意识。完成多批重要领导和客商团队接待任务,1-9月累计接待游客55997人次,完成群众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358份。博物馆已成为对外展示含山深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,提升了我县和凌家滩文化的对外影响力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(三)积极谋划,不断扩大凌家滩巡展影响力。
《玉耀长河——凌家滩文化展》巡展项目经过三年的精心策划,已于今年入选为2023年度安徽省博物馆系统精品展览。3月24日,由中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、含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主办,马鞍山市博物馆、凌家滩遗址考古工作站协办,含山博物馆承办的《玉耀长河——凌家滩文化展》在玉门市博物馆开启全国巡展第一站。展会上,184件(套)精美文物齐聚展厅,讲述5000多年前凌家滩先民的故事。首展之后,我馆陆续前往酒泉市博物馆、陇西县博物馆举办联展。11月初将在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启全国巡展第四站,扩大展览影响力。
此外,我馆多次在巡展地开展凌家滩主题相关社教活动,如“玉龙带你来闯关”答题有奖活动、“修复大师考古盲盒”模拟考古手工活动等。展览现场还展出凌家滩文创产品如“画里含山”茶叶套装、玉鹰主题拼图、玉鹰主题笔记本等文创产品,扩宽文创产品展示渠道,增强含山文创感知度,展览及活动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,现场发放《玉耀长河——凌家滩文化展》展览宣传册一千余份,收取到两百余份满意调查问卷并收获诸多建议。下一步,我们将认真整理、分析在巡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,优化工作流程,进一步提升展览与社教质量。
(四)举办临时专题展览,扩大群众受众面。
为了激发观众参观兴趣,提升观众对博物馆满意度,我们创新展览形式、内容。截止目前已举办线下展览7个,完成线上展览4个。其中由我馆自主筹办的《父爱如山 “爸”气十足——父亲节儿童绘画作品展》受到县内外青少年的欢迎,共收到绘画作品300余幅,经过精心挑选展出150余幅参展;与含山县文联、含山县文化馆、含山县老年摄影家联合举办《江南采风摄影作品展》展览;与省内外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5个,分别为《大展宏兔——2023癸卯(兔年)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》《天地一洪炉——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展》《数风流人物——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拓片展》《诚约信行——大别山区(湖北境)契约文书展》《黄河之水天上来——历代黄河舆图展》。
年初我馆借展11件文物参加安徽博物院举办的《璀璨星光——凌家滩文化展》。六月中旬借展文物3件参加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主办的《一江春水向东流:长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互动与交融》。六月下旬借展玉龙和虎首玉璜参加上海博物馆举办的《实证中国:松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》,展现了凌家滩的考古发掘成果。
在《黄河之水天上来——历代黄河舆图展》展览期间,根据展览策划“花好月圆·趣游国庆——含博喊您来打卡啦”活动,邀请广大市民晒出来含博参观的照片,在展出黄河舆图中找出家乡的位置和去过地方的照片,以九宫格的形式发布微信朋友圈,凭朋友圈可领取精美礼品。国庆期间县内外游客纷纷来馆参观进行朋友圈打卡。
在丰富线下展览的同时,积极开展线上展览,其中《璀璨星光——凌家滩文化图片联展》《共饮一江水——三星堆·长江流域青铜文明联展》等线上图片展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后,受到广大网友的好评,阅读量超千余人次。
(五)加强教育活动开展,营造社会文化氛围。
作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、我县重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首批中小学研学基地,为充分发挥其基地作用,我馆依托馆藏文物资源,不断创新活动载体,精心策划各类主题社会教育活动,截至9月底完成社会教育活动46场,进基层及志愿活动32场(其中志愿者活动6场)。
一是文化过佳节。先后策划了博物馆里过大年之“喜迎新春写春联 翰墨书香迎新年”、博物馆里过大年之“卯兔贺新年 国潮兔帽DIY”、含博闹元宵 欢乐猜灯谜、“瑞兔呈祥闹元宵”DIY手工活动、手绘纸鸢 筝舞春意——含山博物馆“庆五一 彩绘风筝”、浓情五月,感恩母亲——和妈妈一起探秘凌家滩、“匠心修复 延续文明”我是小小修复师、“粽情端午 传承非遗”掐丝珐琅手工体验活动、“红心向党薪火传”衍纸画手工体验活动、“清风在竹 巧手制扇”手工DIY团扇活动、“非遗迎国庆,巧手庆中秋”——传统鱼灯手工体验活动等活动。二是“魅力光影 研学含博”。依托研学中心数字大屏,策划含博小影院活动,每周播放不同主题科教大片,已播放各类主题科教电影近百场,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;三是打造文化品牌,传递文博声音。持续开展“博传万家—行走的博物馆”“文博课堂”送文博知识进基层活动,活动足迹覆盖县内外各乡镇学校、行政村(社区)等,深受学生群众欢迎。
(六)常抓不懈,持续发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
安全生产工作是保证博物馆有序开放的关键。为此,我馆坚持做好馆内各项安全管理工作,遵循以防为主、防治结合的原则,使安全责任层层落实、责任到人。年初继续结合我馆工作实际,落实“消防五实十岗制度”,开展“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”活动,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安全责任分区,制定含山博物馆消防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。
联合物业公司、维保单位定期检查馆内安防、消防、暖通设施,积极排除各类安全隐患,全年进行消防维保12次、开展消防电器设备进行检查维修13次,各部门联合安全大检查4次,并组织员工开展了“春节”“五一”“国庆中秋”三次节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演练,增强安全意识、熟练消防技能,有力保障我馆文物安全及日常免费开放工作。
(七)文物保管、展陈提升工作有序推进。
我馆将对标国家三级博物馆,依规开展藏品管理和展陈提升。一是文物保管,加强对库房和展厅的文物、温湿度设施、照明设施、通风设施等安全巡查工作和文物出入库记录整理工作。二是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持续推进,含山博物馆委托郑州枫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《含山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》已申报安徽省文物局并获批。保护方案的内容主要升级库房环境,配置金库门与空调设施,升级展厅环境,提升展示效果,建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控监测系统和为重点文物配置柜架囊匣,建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控管理机制,形成藏品保护管理风险预控机制,提升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。三是含山博物馆陈列展示提升项目。鉴于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计划明年10月对外开放,届时遗址博物馆和含山县博物馆藏凌家滩出土文物资源将整合,我馆现有展厅基本陈列内容有大幅变动,展示手段也需更新换代。含山博物馆特委托百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《含山县博物馆陈列展示提升方案》,已申报省文物局获批并列入“2024年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项目”名单,改陈方案涉及到馆内一楼、二楼展厅,一楼改陈为《历史文化陈列展》,以时间轴和出土文物为主线,勾勒出含山历史文化脉络。二楼改陈为《历史名人展》,以历史上含山籍或与含山县颇有渊源的杰出人物为主线,突出其可歌可颂的事迹,充分展示含山县悠久的人文历史,改陈面积约2300平方米。
(八)多措并举,助力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提升。
围绕提升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,积极安排馆内工作人员参加省内外各类专业培训和比赛。先后派员参加了安徽博物院、安徽省图书馆参加业务技能培训16人次。多次开展馆际交流活动,先后赴玉门市博物馆、酒泉市博物馆、陇西县博物馆等进行交流学习。积极开展社科普及活动,在安徽省第十九届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月开幕式上,含山博物馆孙良凤同志获评全省社科普及工作“先进个人”。组织讲解员参加2023年安徽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培训和技能比赛并荣获三等奖,以赛促训不断提高讲解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