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-01-23 16:06:52浏览次数:47
名称:HB00307鬲T3④:412
级别:叁级
时代:商周
质地:陶器
来源:大城墩遗址
描述:灰红胎,翻沿,束颈,下部粘三个对称的空心袋状足。分裆较低。腹部饰一周弦纹,器表满饰竖向绳纹。使用时,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。鬲有实用器与明器之分。实用多为夹砂陶,胎质坚硬器壁较厚;明器则多为泥质陶,火候较低,胎质疏松,表面打磨得很光滑,有的还用红、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。器形与鼎相近,区别在鼎有实足,鬲是袋形足。从其相似的功能与形状来看,鼎应该是由鬲发展而来。新石器时代已出现,至春秋战国时期消失。一般来说,腿长裆深的陶鬲年代都早,可以直接支在地上,便于填柴引火。后来,随着灶台的广泛使用,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淡化,遂成为锅釜,也就是所谓"破釜沉舟"的"釜"。